满意度全国第一!养老服务如何巩固优势?成都“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草案)编制完成
身在家中,拿起身边的“一键呼”,一个电话便能享受到送餐、保洁、护理、理发、洗浴等上门服务,这样的场景,早已成为成都不少老人居家养老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情。除了便利的居家养老服务外,越来越多的集全托、日托、助餐、医养结合、康养服务等多功能社区养老综合体也将逐渐呈现。老人们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住养、康复、护理等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满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多样化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让成都在此领域“亮眼”全国。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110个监测城市中,成都市以83.72高分位居2020年度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第一位,其中养老服务领域满意度得分全国第一。
▲成都友联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床位
如今,随着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如何推动成都养老服务业更加高质量发展,成为构筑这一领域领先优势的关键。近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成都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已编制完成,在未来5年,成都将加快构建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相适应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根据《规划(草案)》,“十四五”时期,成都将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保障,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丰富养老产品供应,增强行业要素支撑。并初步建立老年宜居环境,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融合健康、高效利用、惠及全民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方面,成都将实现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并加快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将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并力争实现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镇至少建有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每个区(市)县至少建有1所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1万张,养老床位结构进一步优化,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
在养老服务发展质量方面,成都将初步形成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同时,加快打造辐射中国西南地区的医养结合创新发展核心区,积极创建国家和省医养结合示范城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5%,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55%,95%以上的养老机构达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国家标准,养老床位平均入住率达到60%,服务质量综合满意率达到85%以上。
在养老服务产业创新方面,成都将全面发展以老年教育、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全市机构养老、居家社区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
红星新闻记者 邓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