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细品:送老人住养老院,家庭成员是这样做决定的
养老机构入住率是热点话题。
关于入住率,很多机构的营销工作人员把精力都放在了服务特色、机构环境、价格、试入住体验、参观动线、讲解介绍等方面。但是,对老人和家属的研究,尤其是入住养老机构的决策机制的琢磨,似乎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老人家庭中谁来决定老人是否入住?他们什么时候来决定老人入住?在决定入住养老机构时,他们分别关心哪些具体事项?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对于养老机构营销人员来说,是营销成功的“临门一脚”。今天,我们着重说一说这个话题。
关于城市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家庭决策机制,我们主要从决策参与者及决策主体、决策时间、决策内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由江汉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师生组成的调查小组对124家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49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分别对老年人机构入住的决策主体、决策时间以及决策内容进行描述。以下为研究结果,供养老机构经营者参考。
一、到底是谁最终做出入住机构这一决定的?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的数量大幅增长,但社会大众对养老机构的认知度依然偏低。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会想到入住养老机构这一选择,即使有现实的需要,也常常因为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害怕社会舆论等原因而放弃。因此,从老年人或其他家庭成员头脑里产生“是否要入住养老院”这一想法,到真正跟家人提出这一想法,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相当的勇气。
在传统孝道观念的影响下,无论是谁提出这一想法,都要面临内心的愧疚和其他家庭成员可能的指责。那么,实际情况怎样呢?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入住养老机构这一想法的提出者主要是老年人自己,其次是儿子,女儿首先提出或者老年人和子女一起商定的频率相当。儿子提出入住的频率大约是女儿的两倍(见下表)。
注:“其他”包括老伴提出及部分寄养老年人是由原工作单位或所在社区安排等,还有少数老年人是因为养老院就是其子女举办的。
当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部分老年人依然有着很强的传统孝道观念,他们不愿意给人留下因被子女抛弃而送到养老院的印象,从而故意选择说是自己提出这一想法,以保全“面子”。
尽管入住机构的议题主要是由老年人自己提出,但这并不能说明老年人就是最终决策者。那么,到底是谁最终做出入住机构这一决定的呢?
调查结果表明,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是决策主体,其次是儿子,再次是和子女一起商定(见下表)。
根据不同的角色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将老年人机构入住决策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老人主导型;(2)儿子主导型;(3)联合商讨型;(4)女儿主导型。这四种类型的构成比例接近5∶2∶1∶1。
相比入住机构提出者的比例构成情况,儿子作为主要决策人的频率较作为问题提出者的频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这表明,在老年人入住机构决策方面,儿子在其中的地位较为重要。可见,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量关于家庭照顾的性别研究证明,女性(包括女性老年人、女儿和媳妇)是家庭的首要照顾者。在照顾决策的角色地位上,已有研究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学者通过对失能老年人的照顾决策研究发现,决策参与者遵循“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顺序,依次主要由老年人配偶、长子、儿子决定。
但是,一项韩国的研究发现,照顾决策中女儿占据重要角色,这是因为,相比儿子而言,她们不易被社会舆论视为“不孝”。同时,女儿在照顾决策中有着更多的参与,她们甚至掌握了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老年人的入住费用等通常都由她们来支付。
与已有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照顾决策中占主导地位的,既不是老年人的儿子,也不是其女儿,而是老年人自己。因此可以说,老年人在机构入住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就子女在老年人机构入住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地位而言,儿子明显要高于女儿,说明传统意义上的性别差异依然存在。
二、入住养老机构的决策时间有多长?
决策时间是指从入住机构议题的提出到最终决定下来所花的时间,决策时间可以从侧面反映老年人及其家人做出决策时的难度和家庭动力状况。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老年人在提出入住机构这一议题后,很快就开始寻找养老机构。这一时间周期大约为一个星期或是半个月到一个月。整体而言,决策的时间都不算太长。
也有研究指出,机构入住决策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例如,一些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家属从意识到自己无法照顾老年人开始,到做出机构安置决策,大约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关于这一矛盾,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一是因为已有相关文献大部分探讨失能或失智老年人入住长期照护机构的决策,而本研究的对象则是较广范围的一般老年人;二是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照顾者尤其是从照顾压力和负荷角度来分析,本研究则主要是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来讨论。此外,从这一看似矛盾的结果也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问题:老年人照顾决策本身的计划性决定决策时间长短。
Davies等人的研究指出,按照决策的计划性,可以将照顾决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计划型决策;二是过程型决策;三是应急型决策。很明显:计划型决策是经过一定的计划和理性安排所做出的决策,其所需的时间较长;过程型决策所需时间其次;而应急型决策则常常是在面对危机情况时做出的选择,其既没有计划性,也没有经历达成一致决议的过程,决策时间自然最短。
在调查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家庭常常在老年人突然生病或是其配偶去世等情况下,非常仓促地将其送到养老机构。
三、决定入住养老机构时,主要讨论哪些内容?
从过程角度看,老年人机构入住决策包括以下必经阶段:议题提出,确定入住机构,寻找合适的机构,入住机构。当然,这是一个相对粗略的划分,并不代表每一位老年人都会完全遵循这一过程。例如,对于应急型决策,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可能同时进行。
另外,即使老年人已经入住养老机构,也并不代表这一决策不会改变。在对居家老年人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留在家里的老年人也有少数是曾经入住过养老院又搬回来的。当然,本研究关注的是,从提出入住机构的议题到真正住进养老院的这一过程。至于住进养老机构后是否重新返回家庭,则不在本研究讨论范围之内,故不赘述。
当老年人及其家属确定要入住机构后,他们需要面对一系列与入住决策相关的具体事宜。例如,去哪里找养老院,通过什么方式寻找养老院,选择哪一家养老院,入住的手续谁来办理,入住费用怎么出,谁来出,等等。以下从入住方式、入住手续办理者、入住费用支出等方面,来描述老年人机构入住决策的主要内容和执行情况。
1.入住方式
入住方式是指,老年人及其家属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养老院的初步信息以找到合适的养老院。本次调查数据显示,47.6%的老年人是通过子女去机构现场询问的方式寻找养老院,另一种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朋友等熟人介绍,其比率为31.6%,而通过广告或其他媒体(如网络)等方式来寻找养老院的则相当少,这可能与养老院本身的宣传较少有关。
另外,通过熟人介绍的比率相对较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大众对养老机构的信任度较低。在研究的探索性访谈阶段,除对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访问外,我们也对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其时,一些养老院尤其是民办养老院对于我们的访问非常警惕,甚至他们中的有些人会毫不客气地将我们拒之门外。在报纸等媒体不断曝光养老院虐待老人的新闻后,民众对养老院的印象更趋负面,而养老院也由此变得更加小心翼翼。由此,老年人及其家属对养老机构的考察自然是慎之又慎。或者说,社会大众对养老机构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也是影响机构入住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2.入住手续办理者
由上述对决策主体的分析可知,老年人是机构入住的主要提出者和决策者。那么,入住手续也是由老年人自己安排吗?从调查结果看,给老年人办理手续的主要是儿子和媳妇,其次是女儿女婿,其频率分别为44.9%和27.0%。当然,依然有18.1%的老年人是自己办理手续。数据表明,儿子依然是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这与前述儿子相比女儿占有更重要的决策地位的结果相一致。
但是,在实际的访谈中我们也发现,部分老年人尤其是部分女性老年人会将自己的退休工资卡直接交给女儿,有些老年人甚至并不清楚自己的卡里到底有多少钱。他们认为,自己的女儿更可信,而如果交给儿子的话,则有可能被媳妇拿走。
还有部分老年人的房产、存款也都一并交给女儿,因为他们认为女儿对自己给予了更多的照顾。尽管如此,从数据分布来看,女儿作为入住手续办理者的频率仍远远低于儿子媳妇。当然,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儿子媳妇作为入住手续的主要办理者也与养老机构本身的要求有关。
一般而言,老年人在入住养老机构前,需要和机构签订入住协议,按协议规定,必须留下其主要监护人的相关信息并签字,而儿子媳妇更符合法定意义上的监护人概念,自然更有可能被机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3.入住费用支付情况
老年人入住机构的费用支付问题,也是老年人照顾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反映家庭内部对养老责任的分担方式。以往关于首要照顾者的研究显示,老年人照顾的主要责任主体首先是其自身和配偶,其次才是子女。
本次调查结果也证明,独立养老是城市老年人的基本养老形态。调查显示,七成老年人的入住费用是由自己的离退休金来支付,由子女来支付的频率为19.6%。其中由子女支付又分为儿子支付、女儿支付以及子女共同支付三种类型。由下表可知,女儿支付的频率低于儿子。这也再一次证明,相对女儿而言,儿子在老年人入住机构问题上有着更为重要的经济支持地位。
四、总结
在梳理老年人照顾安排的家庭决策这一基本论题的基础上,从主体、内容及时间三个方面,描述了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家庭决策机制。
在决策主体上,根据老年人的参与情况和权力地位,将老年人入住机构的家庭决策机制划分为老人主导型、儿子主导型、联合商讨型和女儿主导型四种类型。研究显示,无论是最初入住问题的提出者、决策的决定者,还是入住前的重要事情决策,都显示出老年人的主导者角色,子女主要以代理人角色参与并执行决策。
在决策时间上,显示出时间较短的应急型特性;在决策内容上,无论是信息获取还是手续办理,均有近一半老年人的相关事务是由其子女来完成。从照顾者性别差异看,儿子依然是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无论是照顾决策、经济支持还是手续办理等具体事务的承担者,儿子的比重都明显高于女儿。同时,在老年人机构入住决策的参与和代理上,儿子的作用也比女儿更显著。总体来看,城市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家庭决策形态为老人主导、子女代理且儿子作用比女儿更显著的应急决策型。
本文摘编自《城市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家庭决策机制研究》,作者:张再云(江汉大学法学院);原文刊发于《老龄科学研究》2017年第10期。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