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绘制智慧养老“新蓝图”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事关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民生任务。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作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地区,天津市河西区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多部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和智能科技手段的作用,同时注重人文关怀,满足区域内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使智慧、高效、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成为现实。
框架搭建完成
天津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广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经验”被作为天津市2021年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这一经验缘何被特别推广?记者发现,其中的关键在于,河西区通过完备的数据支撑和智能科技应用,搭建了一套相对成熟、可借鉴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据了解,自2019年起,天津市河西区携手京东云,开展智慧养老体系建设,确定“一库一网一平台”的建设思路,即建设老年人口数据库、养老服务网和养老服务平台。截至目前,“一库一网一平台”的框架已搭建完成,并在运营中不断升级完善平台功能。
建设全区老年人数据库是基础。“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智慧养老将成为空谈。”天津市河西区委网信办主任尚凯说:“平台搭建之初只有最基础的数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越来越好用。”
为了最大限度吸纳数据,天津市河西区一方面围绕老年人家庭状况、生活需求等4类21项指标,组织开展全区20余万老年人大普查,搭建全区老年人基础数据库;另一方面,先后与公安户籍、卫生健康等部门协调,整合相关数据,结合系统上线运营后产生的助医、助餐、家政等多维服务数据,丰富数据体系,实现养老数据动态同步。
有了数据库,大数据管理平台必不可少。记者在“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上看到,全区老年人各类数据、现场视频监控图像等信息一应俱全,还包括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管理、智能设备检测、养老补贴落实等功能。运营企业根据实时产生的动态数据,通过线上和线下服务,重点满足老年人使用手机或通过电话下单的服务需求,形成服务方式的全覆盖。目前,该平台已实现了区、街、社区三级管理,区级平台拥有最高权限,街、社区级平台则分别显示本区域内的信息。
以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为基础,天津市河西区还构筑了养老服务网。“为方便群众及时掌握各项养老服务政策,提供方便高效的线上养老服务,我们开通了河西养老服务网站,将能够移植到网上的各类养老信息,全部进行公开,方便查询。”尚凯说。
科技人文并重
数据显示,天津市河西区目前共有常住老年人18.5万人,其中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2.8万人,居家养老比例占99.75%。
河西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傅遴文表示,河西区实行基础养老补贴政策全覆盖和重点人群兜底保障相结合、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养老模式。
基础政策方面,老年人意外保险已覆盖17.9万人,覆盖率达96.9%,助餐补贴已覆盖9万人。根据老年人人口分布情况,河西区在全区共建成33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另有11个在建,最终形成半径0.7公里的“15分钟服务圈”,由第三方机构运营。
位于天津市友谊路街纯皓家园社区居委会旁的“友谊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于今年1月建成,短短数月内,已成为附近老年居民居家养老的重要依靠。记者日前来到该中心时,恰逢午餐饭点临近,前来就餐的老年人络绎不绝。午餐以15元套餐为主,包括4个菜,此外另有单点小份菜。老年人每购一份菜可享受3元优惠补贴。
负责该中心运营的中民聚康(天津)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展恒波介绍,中心目前的主要功能包括配就餐、居家照护、康复理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下一步还将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活动。
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智能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傅遴文介绍说,主动服务方面,为620名困难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一键通”呼叫设备并提供应急呼叫服务,为260余名困难重度失能老人和困难孤寡老人提供助浴、护理或家政等生活照料服务补贴。被动监测方面,为独居、失能、低收入老人免费提供一键呼叫设备679个、自愿安装烟感设备130个,为听力等存在障碍的350余名独居老年人免费安装门磁预警系统,为530余名独居老人安装消防报警装置,形成维护老人安全的多重保险。
引领产业壮大
截至2019年底,天津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市人口比例已超过24%。天津市正在以河西区居家智慧养老模式为试点,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
一是以数据为支撑,实行片区管理。成为试点以来,天津市河西区按照片区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工作思路,通过招商的方式,引入了多家片区运营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傅遴文说,有了科学的布局和政策精准扶持,企业积极性很高,市场正在进入良性循环。
二是以助餐为切入口,服务全面开花。“目前,已经开展现场制餐的点位有26个,每日助餐量达到4500余份。”傅遴文说,很多老年人天天到餐厅“报到”,不仅是为了用餐,也是为了同其他老年人以及工作人员聊天,享受“家”的温馨和归属感。
三是探索互助养老,凝聚全员力量。目前,按照“一街一品”的要求,各街道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并尝试建立“时间银行”制度和开展积分登记兑换等。傅遴文说,随着老龄化加剧,通过凝聚老年人的力量,实现互助养老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潜力所在,也是下一步的重点探索方向。